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照明正文

后补贴时代的中国光伏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4 浏览次数:105
  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后,人们意识到太阳光能是一种可转化成电能的巨大能量来源,光伏发电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光伏产业。我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在晶硅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90年代中期,步入光伏发电产业稳步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在光伏行业诸多领域都取得飞跃式发展,光伏产业在我国某些地区已成为一大支柱性产业。
  
  一、后补贴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前景堪忧
  
  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高
  
  回顾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的是一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有近80%的原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同时有超过90%的光伏电池组件出口到国外,我国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图1反映了我国光伏产品年出口额变化趋势。
    
  在中国的光伏出口目标地中,欧盟占据了重要位置,消纳了中国光伏出口产品总份额的近75%。
  
  2、欧盟地区的光伏补贴政策拉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欧盟之所以能消纳如此多中国光伏产品,与其成员国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有关。
  
  德国一马当先,1990年,德国议会批准“购电法”,要求电力公司必须让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并按居民电力零售价格的65-90%收购全部电量,在2000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对“购电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根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规模和地点,决定上网价格,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享受固定的上网电价。
  
  西班牙也不落后,2001年制定了新“电力法”,规定电力公司必须高价购买太阳能电力;2004年,又通过了436/2004号法令,决定从2005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固定上网电价政策,光伏发电系统的固定上网电价为0.44欧元/kWh,有效期25年。
  
  出台类似光伏支持政策的还有意大利、希腊,等等。
  
  这些光伏支持和补贴政策,有效鼓舞了业界建设光伏电站的信心。德国的光伏装机年新增容量从2003年的150兆瓦增加至2009年的3200MW;西班牙光伏装机年新增容量从2006年的88兆瓦增加至2008年的2511MW.剧增的光伏装机容量拉动了对全球光伏产品的需求。中国的光伏企业乘势而起,在制造业内积极投资扩产,实现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制造国。图2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一路攀升的趋势。
  
  3、欧盟各国紧缩光伏支持政策,中国光伏产业前景堪忧
  
  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各主要国家为节省财政开支,纷纷调整和缩减了国内的光伏支持政策。2009年初,西班牙对其国内的太阳能产业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补贴规模缩减为500兆瓦。2010年1月,德国宣布下调光伏上网电价,屋顶光伏系统上网电价从2010年4月起开始下调15%,地面光伏系统上网电价从2010年7月开始下调15%。与此同时,法国也宣布紧缩本国光伏支持政策,屋顶太阳能面板的电力强制收购补助费率由2006年制定的每千瓦小时0.55欧元下降至0.42欧元。可以说,目前,整个欧洲光伏补贴政策在逐渐淡出,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来临。
  
  政策的紧缩,必将影响到各方建设光伏电站的信心,势必造成今后和未来一段时间里,欧盟地区的光伏装机新增容量大幅回落(西班牙在调整国内光伏补贴政策后,光伏年新增装机容量由2008年的2511兆瓦降至2009年的不足300兆瓦)。而这对于长期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利空的消息。一方面,这将引发国内同行业间企业在出口方面激烈的竞争,会有相当一批中小型光伏企业由于竞争力薄弱的关系在竞争中惨遭淘汰;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也会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整体来说,后补贴时代我国光伏产业前景堪忧。
  
  二、积极应对,严防不利情况发生
  
  在欧洲光伏补贴政策紧缩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前景不容乐观。然而,面对困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积极应对,严防不利情况发生。
  
  1、加快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
  
  欧盟的光伏支持政策紧缩后,市场需求将会减少,在保持同样的出货量的情况下,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将加剧,光伏电池的市场价格也会因此而降低。这样一来,中国企业长期依赖的低人力资本形成的低价策略优势将不再,我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将下降,所以必须寻找到新的竞争力着力点。在成本构成中,技术的先进性是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技术先进程度,简化现有工艺,是企业控制成本,保持旺盛竞争力的决胜点。当前,国内企业应该加快技术革新步伐,提高现有工艺的集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我国光伏制造产业的成本逐步降低,保持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鼓励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前一段时间,世界光伏市场空间巨大,企业利润明显,促使我国国内其他行业许多的企业转向投资光伏产业。这些企业在中国光伏产业规模扩大和影响力增强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这些企业中,较多的原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靠的是从国外买设备、买技术进行生产,核心竞争力不强,为保证企业生存,其经常采用低价策略,但质量难于保证,不利于整个产业有序化发展。当前,随着在国内工人最低工资水平上调和国外光伏电池组件收购价格的下降,这些企业的持续生存成为困局。为此,很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现有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该鼓励一些规模大、技术领先、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领头并购一些规模小,竞争优势不明显、生存艰难的企业,实现产业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减少国内厂商之间的内耗,提高竞争力,使得国内产业在与国外产业的竞争中能(SNEN 1.80-1.64%)占据有利地位。
  
  3、改变出口导向战略,着重发展国内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的光伏产业依赖出口生存的模式没有转变,国内产业极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在欧盟市场即将紧缩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为现有产能找到出路。我们应该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把注意力放到国内市场开拓上来。目前,在“金太阳计划”等的刺激下,国内一些地区掀起了光伏电站建设的高潮,这是一个很好的倾向,国内的光伏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积极联合其他主体,在国内建设较大规模的光伏电站,从而拉动内需。当然,由于光伏上网电价定价机制迟迟不出台,业界对于建设光伏电站的信心仍显不足,在这里,我们也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光伏上网电价定价机制,为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保驾护航,拉动我国光伏装机容量攀升,形成我国光伏产业现有产能的出口。
  
  4、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
  
  欧盟光伏支持政策紧缩后,光伏补贴将减少,市场空间也将会变窄,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和欧盟域内同类企业的生存竞争将加剧。由于欧方多数企业不具备的廉价人力资本,其生存的难度系数要比中国光伏企业大。在这种情况下,欧盟的企业有可能掀起新一波光伏反倾销大潮,贸易摩擦的在未来可能性大增,所以国内的企业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预防贸易摩擦的发生。一是要事前整合力量,强化国内同行业企业间合作,避免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二是要密切关注欧方同行业企业的动态;三是规范国内企业在欧贸易行为,避免给人以口实;四是成立相关机构,研究国内外贸易摩擦事件的进展及处理方式,做好在司法等方面的应对。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